印刷廠,印刷,印刷公司,畫冊印刷,包裝印刷,書刊印刷,禮盒定制,雜志印刷,產品冊印刷,相冊印刷,絲網印刷,絲印定制
回顧書版于過去30年的變化。蔡先生于1991年成立印刷代理公司World Print Limited,并擔任董事總經理,浸淫在書版業界多年,一直見證著業界的發展及變化。
數碼打稿取代濕稿
從前打稿是打濕稿(wet proof),也就是傳統打稿, 油墨不穩定, 套準不精確。及后數碼印刷普及起來,大多數人都轉用數碼打稿?,F在仍少數客人對數碼打稿沒有信心,要求打濕稿, 尤其是做四色黑白,藝術書一類,他們始終對數碼打稿的信心不大。
打濕稿的困難
「打濕稿及數碼打稿各有不同的困難」,這是蔡先生的經驗之談。打濕稿的最大困難是套準。過往打濕稿是有紅、黃、藍、黑四色十字來顯示套準,但現在有些打稿公司很取巧,不打紅、黃、藍三色十字,只打黑色十字,令客人誤以為套準精確沒問題。蔡先生指行內人當場是可以分辦出,但外國書商往往也受騙。
「有些客人會要求全書打濕稿,大多數客人要求打散圖,也有的是隨機打,但隨機有時候也會有問題,有時候跟I N KTRACK排,會有次序問題?!谷匀灰蟠驖窀宓目腿?,大多也是對印刷有認識的,他們也明白印刷的難處,知道是顏色油墨疊印的問題,所以會接受輕微的色差。
數碼打稿的困難
至于數碼打稿,很多外國的出版商會將分色及印刷兩項工作委托給兩間不同的公司去做,他們會先找制版公司做分色,然后看價錢才決定找哪間公司印刷。很多人認為分色跟印刷當然是要找同一間公司做,但買家卻會從經濟及成本的角度看,會分別找不同的公司做分色及印刷以降低成本。雖然這做法或可節省成本,但卻會衍生另一問題,就是難以跟色。那又如何解決此問題呢?蔡先生說:「不少印刷廠接了由客人提供數碼打稿的印刷訂單后,都會先試一、兩版,如果發現色相真的有問題,那就在曬版作出微調。當然,如果分色、曬版是由同一間公司做,那效果會更理想,但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現實就是買家都很看重成本問題?!?br/>
蔡先生認為現在有Fogra及G7等色彩認證體系,對于色彩管理已經是很大的幫助,因為印刷廠大都是運行G7,大家要跟色也就有個標準去跟。以前沒有G7時,跟色更加困難?,F在大家運行G7 ,即使顏色不是百分比準確,但最少也能跟上七、八成。亦基于使用不同的油墨及紙張,效果始終會有差異。
釘裝機器越趨快速
至于釘裝方面,蔡先生指示這30年來的變化不大,只是釘裝機器的速度越來越快了。香港有不少的印刷廠都因為成本問題而遷至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由于近年來中國內地工人的薪金上升,且難以聘請人手,大多數廠都盡量以自動化機器代替人手進行印后加工。需要以人手制作的立體書(pop up book)已越來越少出版。
黑白印刷市場萎縮
大多數印刷廠都不太愿意接黑白色的印刷訂單,他們寧可接四色印刷訂單,印工可以收貴一點。印刷廠現存的黑白印刷機大多已經使用了多年,開始變得陳舊,導致印刷質素下降,但因為黑白色印刷利潤很低,大多數廠都不愿意投資添置新的黑白印刷機,以致黑白印刷市場逐漸萎縮。
電子書及數碼印刷帶來的沖擊蔡先生坦言電子書及數碼印刷已經是大勢所趨,對傳統印刷帶來極大的沖擊。近年歐美經濟嚴重衰退,印刷業也因而蕭條,訂單銳減。有的出版商過往出書是印一萬本的,現在可能分開兩、三次印,又或是減少至五千本。而電子世界對傳統作業的打擊更加大,某些類別的書,大多數人傾向買電子書而非實體書,信息越是多的書就越是消失得快。唯獨是一些具有收藏價錢的書,例如油畫書,大家都仍然會選擇實體書。
身為印刷代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蔡先生認為印刷代理公司的生存空間將會越來越小,經營越見困難?!鸽娮訒皵荡a印刷對傳統印刷帶來的沖擊實在太大, 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可以找到新客戶,我們超過八成的客戶都是長期合作了逾二十年的?!共滔壬嗝銊钔瑯I要努力另覓發展方向 以迎合市場的發展。
在線客服
官方微信
咨詢熱線
置頂